掌握财富密码,成就投资精英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发布日期:2024-10-29
在经历了显著的牛市后,市场迅速出现回调,但近期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2万亿。这一现象可能预示着市场即将进入轮动格局,或将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更深入的演绎。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谨慎比较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的相对优势。
根据钧诚财商的分析,当前市场正处于反转的初步阶段,主要驱动因素源于9月26日政治局会议释放的政策底信号。会议重申了经济企稳的重要性,并计划实施一系列增量政策,同时强调优化存量政策的必要性。此外,相关金融机构已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阐释未来政策的实施路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交易活动逐渐恢复活跃,先前的下行趋势有所缓解。尽管整体市场呈上涨态势,投资者可能尚未明确偏好特定板块,但随着市场动态的进一步演变,选择特定板块所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将持续增加。
钧诚财商进一步表示,自9月24日以来,三部委相继发布的金融政策对市场走势产生了显著影响。结合高层对经济政策的明确指引,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政策牛”特征。这一趋势将深刻影响投资者的策略选择与市场布局,促使投资者在未来需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
当前市场表现与1999年5.19时期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当时推出的八项政策,例如允许银行向证券公司提供融资以及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基金参与股市,促使股指在短期内上涨约60%。尽管随后市场经历了一定的调整与震荡,但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数据的回暖,股市在2000年初迎来了为期一年半的“慢牛”行情。
在现阶段,散户投资者的活跃程度明显上升。钧诚财商表示,增量资金的流入正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散户,机构投资者也在积极布局,这显示出散户的投资潜力依然未被充分挖掘。同时,传统的房地产投资吸引力正在减弱,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2%左右,这反映出公众对投资和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强。一旦股市复苏,增量资金的流入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此外,钧诚财商还提到,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创新措施显著降低了资金进入股市的门槛,目前可视为“水龙头开启”,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量资金。外资在重新配置A股与港股投资时,通常会根据中国政策和基本面的变化进行策略调整。近期,有对冲基金减少了在印度市场的投资,同时增加了对港股的持仓,这一变化对市场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期,财政部召开会议,重申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针,而央行则采取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降息措施。这些政策变化能否推动市场进入“慢牛”行情,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至关重要,特别是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对市场情绪有显著影响。其次,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也不可忽视。财政部强调,中国依然具备充足的财政空间,赤字率及特别国债的扩展潜力依旧存在,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第三,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样将为市场提供支持。此外,若居民资金快速入市,结合机构投资者活跃度的提升及国家对中长期资金流入的激励措施,将显著增强“慢牛”行情的可能性。
钧诚财商表示,股市的主要驱动因素集中在政策导向、基本面和流动性三方面。中国股市一向被视为“政策市”,历史上多次熊市与牛市的转折往往与政策变动密切相关。例如,1999年的5.19行情、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及2015年的水牛行情,均是在政策调整后显现出来的。因此,当前的政策动向尤为重要。
在流动性方面,钧诚财商提到,全球普遍进入降息周期。尽管“大水漫灌”的可能性较低,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股市的进一步上升提供支持。总体来看,市场复苏的前景乐观可期。
未来市场将呈现轮动格局,抑或围绕某一主线进行演绎?
对此,钧诚财商表示,政策的转向传导到基本面会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短期,政策支持的方向,会容易被市场“聚焦”。比如科技、比如并购充足、比如地方化债。但往后,会扩散且继续轮动。一方面,相关的稳增长、促经济的政策可能会继续出台,惠及不同行业。另外,系列政策的出台,经济的悲观预期也会得到扭转和修复,A股很多行业的优质资产其实都是明显低估的,未来都存在较大的修复机会。
钧诚财商表示,这一主线可能跟过往不同的是,需要扭转熊市思维。
钧诚财商则认为,“轮动一直会有,主线是轮动出来的。”目前市场交易量大,活跃度高,轮动可能会持续发生。回顾过往,即使市场有下行压力,也会存在出现阶段性行情的主线。目前比较清晰的线索是伴随着科技制造景气度的提升,再加上人们对于人工智能周期的期待,带来对科技板块的关注。
钧诚财商的分析认为,未来三至五年,科技与制造业将可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关键投资领域。这一推论基于对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刻洞察。过去二十年,城镇化进程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促使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房地产逐渐演变为经济的“托底变量”,尽管其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经济风险,但作为增长引擎的作用已显著减弱。因此,投资者应关注大型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特别是近期制造业投资的强劲表现。
近期,中证A500ETF的集中上市以及相关的场外指数基金的推出,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指数基金与主动管理基金之间如何进行理性决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钧诚财商建议,倾向于投资不同市值公司或特定行业的投资者,ETF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种工具不仅简化了选股过程,还降低了投资的复杂性。相比之下,主动管理基金在行业分析和趋势预测方面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能够通过深入调研和财务分析,挖掘具有增长潜力的优质企业。
此外,钧诚财商强调,投资者的需求多样化。对于那些对中国股市持乐观态度但缺乏明确判断的投资者,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场外指数基金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投资选择。而希望在行业内捕捉阿尔法机会却缺乏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的投资者,则更适合选择主动管理基金。